河道污染溯源解決方案
背景介紹
政策背景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018 年 2 月 2 日環保部李干杰部長在 《 2018 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 》 上指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也進入了新時代。” 新時代需要我們有新思路、新觀念,更要有新作為 !
問題分析
1.我國河流眾多,沿河兩岸大都分布著城鎮居民和工業園區,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排放點多、面廣。
污染源點多、面廣,監管力不從心。
2.我國河流不僅多,而且交織分布,每條大河都連接著多多少少的支流,每條支流又有若干條更加細小的河流匯聚而成。
河道交叉污染,監管難、取證難。
3.由于河流每一段沿岸的人群和工業分布不盡相同,所以每一段的污染情況也不相同,但是河流是流動的,污染也就跟著流動。
污染責任難以界定,背鍋俠頻現。
方案展示
河道污染溯源解決方案基于物聯網管理平臺,運用現代傳感器技術、自動測量和控制技術、計算機和網絡傳輸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建立河道污染溯源監管系統平臺,實現遠程實時數據采集、分析、報警,遠程智能控制、設備狀態監控等功能,將數據和信息進行整理、分析、評價,從而精確鎖定污染源位置,有效界定責任主體。
方案總體框架
系統功能說明
河道污染溯源系統基于“環保+物聯網”和“大數據”的先進理念,以“實時監測、自動預警、精準溯源、應急響應”為宗旨,以“問題導向、因河施策、綜合防治、管住排污口”為原則,河道污染溯源系統通過全流域的監管監控,全面了解河流斷面、工業及居民點源、農業面源以及其他無組織排放區域等污染源的信息,實現對各種功能區、污染源的水環境質量的全面精準監控,建立集監測監管、預警預報、精準溯源、分析研判、應急指揮、決策支持、綜合防治“七位一體”的全方位、一站式水環境改善綜合服務體系,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環境監管新格局。
體現價值
滿足監管要求,報表自動生成,爭先評優有據可依。
助力先進評審
實時監測數據,數值超標預警,智能追溯污染源。
實時監測,臨界預警
通過上下游河道大數據分析,用BI進行數據展現,責任歸屬一目了然。
大數據分析,明確劃分責任主體
功能應用
污水監控預警
實時水質監測:接入河道液位數據,流量監測數據,實時反映流入河道的水質狀況,并進行實時在線水位監測。
報警管理模塊:建立報警的分類、分級管理,建立水質的報警閥值,實時監測。達到報警閥值時,觸發報警,對各類報警進行集中報警和處理,并按報警的級別通知相關的人員處理。
河道站點設備監控
對于河道的多站點處理,可以支持基于站點數量、站點類型進行篩選,方便對站點信息進行統計分析。
在線查看站點設備運行狀況,可通過現場攝像頭查看設備真實情況,精準了解故障原因,并支持遠程下發工單,便于維護人員及時排除故障。
支持遠程控制設備開關,和遠程設置設備開關時間。
應急指揮
建立水環境監測預警應急體
制定水質應急處理程序
加強水質應急管理的保障工作
成立應急決策者團
溯源分析
自行識別目標河道各污染因子排放強度沿河道的空間和時間分布情況。
可篩選出高排放點,生成動態污染源清單
提供潛在污染源定位參考
BI展示
運用綜合評價模型和實時或定期統計技術,將信息技術、監督評價的工作模式應用到河道污水溯源系統中,建設河道污水溯源評價體系。綜合評價子系統從多維度、多角度,對河長管理涉及的各個責任主體進行綜合評估評價,并生成圖形、報表等形式的可視化的評價結果。
關注公眾號 讓你更了解六五環保
本文網址:http://www.sairuiya.com/product/582.html
關鍵詞:
下一篇:廢棄物處理方案